【 学校首页 】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成果解决了以下教学问题:

一是模式上有偏差,人才供给与区域产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二是实践中存分离,教学资源迭代与数智技术发展形成代际鸿沟;

三是机制上未协同,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在育人环节中相互疏离。

具体解决方案:

重构“产城教”战略协同模式,破解结构性矛盾

面对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错配的宏观困境,本成果突破高职数媒类人才培养由校内向校外单向输出育人范式,构建“产城教”战略协同体。通过动态锚定区域产业布局,实施“双师型队伍共建+课程体系重构”的双轮驱动:引入行业头部企业凤凰数媒集团和地方头部国企亭城文旅集团等资源,打造前沿技术反哺教学的“校内名师+产业教授”的师资体系;依据滁州市数字经济与文创产业发展方向,重构模块化课程与实战项目,推动教育规划与区域战略同频共振,实现从“跟随办学”向“共生育人”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打造数智赋能的敏捷教学生态,弥合技术代际鸿沟

针对教学资源滞后于技术迭代的挑战,本成果以“数智赋能”重构“教学—实践—评价”全流程生态。通过建设智慧学习工场、引入行业级七大技术平台,推动教学内容与AIGC、元宇宙等前沿领域同步更新;更以学科及双创竞赛、城乡数字文创真实项目为驱动,使学生在行业引领、服务社会、创新创业的实战中完成技术应用与迭代,形成“以赛促教、以用促学、以战代练”的敏捷进化育人机制,构建具备韧性与前瞻性的开放式实践教学系统。

构建“情怀—技能”双螺旋育人机制,融通价值与能力培养

为破解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相疏离的育人困境,本成果创新“情怀—技能”双螺旋育人机制。以“思政培根”贯穿全程,借助“互联网+城乡创意发展研究中心”“数智亮剑”等自主开发平台推动知识、技能与职业精神传递;以党建引领教育教学,依托全省“强国行”双带头人创新团队基于6个乡村、4家企业和1所高校的党建联建,通过服务乡村文创、地方传播等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在地域文化传承中实现专业价值认同,激发从“谋业者”向“筑梦人”角色转型的内生动力,培养既具数字工匠精神、又怀家国情怀的卓越人才(见图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