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成果针对高职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核心瓶颈,历经十年探索,在机制建构、路径创新和平台建设上不断突破,主要体现在:
契合新文科与数字经济发展要求,创新提出“产城教”育人理念,重塑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生态
迭新传统“产教融合”二元思维,提出以“产城教协同育人”为牵引的产业动能、城市空间、教育功能“三融”驱动理论模型,贯通人才培养全链条,推动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城市发展互动、教学实践与真实场景交织,构建“课堂—项目—产业”递进式育人路径,有效激发高职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实现学习方式重构、教学模式升级与育人机制协同,全面激活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新动能。该模型诠释了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产业、城市与教育三者并非简单的供需关系,而是相互嵌入、相互塑造的命运共同体,为职业教育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主战场提供了顶层设计新思路。
探索“三融协同、数智赋能”的育人新路径,形成“以融促学—激发器、以融优教—加速器、以融助研—放大器”三阶传导机制
依托产业项目进课堂、城市资源进课程、教学成果进社区,推进课程内容项目化、教学场景实境化、能力发展协同化,七大数字化教学平台覆盖课前、课中和课后全流程,囊括企业真实项目源、行业跟踪订单库、课程核心技能拔高点、跨学科技术人才牵引、思政元素落地项目等,系统打破传统育人中学科壁垒、产教脱节、城教分离的困局,在学、教、研层面将“思政培根、实践强能”落到实处,使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服务项目中完成知识、能力、素养与情怀的综合淬炼,实现了“学用创”一体化,探索出了融合共生、数智赋能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滁职路径。
构建“创新导向、过程跟踪、多元评价”的质量保障新机制。聚焦人才培养的短期成效与长远发展,将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作为核心评价指标,贯穿人才选拔、过程培养与职业发展的全周期
通过建立“教学反馈—项目评估—发展追踪”全流程评价体系,实现“选拔有依据、培养有监控、出口有保障”的动态闭环管理,形成多主体参与、全流程覆盖、精准化识别的人才培养质量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数字媒体人才的产业适配性与职业发展力。十年来,我们瞄准国家级头部企业(凤凰数媒)和地方头部国企(亭城文旅)共育人才,形成了“引进、外聘、培育”相结合的“双师型”队伍动态建设机制,确保了产业前沿技术无延时注入教学。同时,建立了基于区域产业需求动态变化的课程内容即时响应与迭代机制,建设了一批省级精品课程和教改课题,孵化了国家及省级学科和双创竞赛奖项100余项,确保了人才培养规格与战略需求的高度契合。